近期,多家歐洲光伏企業因無法與中國產品競爭而暫停生產或關閉工廠,引發業界對歐洲太陽能產業的擔憂。歐洲太陽能制造業的生產危機促使歐盟重新考慮對中國企業采取行動。
德國最大光伏企業梅耶博格和Solarwatt等面臨巨大的經營壓力,正考慮在美國投資,受《通脹削減法》提供的補貼吸引。然而,歐盟曾設定目標,到2030年至少40%的清潔能源技術需求應通過本土生產滿足。目前,歐洲僅有不到2%的太陽能在本土生產,與目標相差甚遠。
《金融時報》報道,歐盟正考慮對中國光伏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或出臺措施以保持工廠運轉。然而,業內人士警告,任何形式的貿易壁壘最終將導致“兩敗俱傷的局面”。歐盟在2013年首次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實施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2018年這些措施才到期。目前,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和電動汽車等產品因其高質量在歐洲市場頗具競爭力。
德國太陽能組件制造商要求對使用歐洲產品的個人進行獎勵,以激勵使用“歐洲制造”的產品。但這一提議遭到同行的反對,認為補貼無效,歐洲制造商沒有明顯的技術優勢。麥肯錫的數據顯示,歐洲公司在全球太陽能市場中所占比例較小。
歐洲對中國制造的“凈零”技術實施限制措施可能會威脅到太陽能行業中與規劃和安裝相關的工作崗位。歐洲動態網指出,這些措施將使歐洲難以實現“綠色協議”目標,損害該地區在氣候保護方面的可信度。
Copyright @ 上海中世通進出口發展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1030222號-1